专业名称:智慧农业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农学学士学位
专业导游:农林科技学院 姜小苓教授
Ø 选择智慧农业专业的N个理由
优质的办学条件。河北北方学院智慧农业专业2023年获批成立,2024年开始招生。该专业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农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交叉性学科,是在传统农学专业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的新型专业,依托农林科技学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学。农林科技学院是河北省高等学校农业创新高地,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总面积876平方米的连栋温室、食用菌实验基地和占地面积200多亩的校内实验农场,拥有2个省级科研平台(河北省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口蘑栽培技术创新中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河北省首批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学院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具有医学信息学、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三个领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校级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中心、云终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实训室和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等实践平台。
雄厚的师资力量。智慧农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多名教师长期从事智慧农业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大量本领域研究论文,授权相关专利10余项。教师团队学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多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考评资格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资格。
良好的发展前景。智慧农业专业已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近年来全球智能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发展智慧农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智慧农业具有农业科学化生产知识、互联网信息化应用技术、数据化分析技术以及农机设备智能化运行技能等多种高层次要求。该专业立足京津冀区域智慧农业产业需求,紧跟智慧农业生产前沿,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省内领先、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本科专业。在当前时代,中粮集团、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积极投身智慧农业生产中,急需大量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农业科技与信息科技交叉融合知识结构、能够扎根基层服务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农人”。智慧农业专业人才需求大,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十分可观。
Ø 学习(研究)对象
智慧农业专业设有农业遥感与大数据技术、农业操作系统和农业智能装备三个特色培养方向。农业遥感与大数据技术方向主要应用遥感技术通过空、天、地一体化途径采集遥感图像,分析其光谱特征,反演得到研究区的土壤情况、农作物生长状况、受灾情况、产量等信息,构建农情数据库;之后运用系统分析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定量描述农业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技术的动态关系。农业操作系统方向以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为基础,将系统动力学方法与人工智能研究有机结合,构建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完成种选择、产量目标设计、播期、播种方式及密度、施肥与灌溉、病虫草害管理等农业生产措施的决策。农业智能装备方向应用机械工程学知识设计、制造和安装农业传感器,采集土壤状况、农作物生长状况、农作物病虫草害受灾情况、气象状况等农情数据,搭建农业物联网,传输并构建农情数据库;同时,搭建智能化控制系统,配套设计、制造智能农业机械,完成自动化农业生产。
Ø 本科核心课程
智慧农业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作物栽培学、遗传与作物育种学、3S原理与技术、农业系统模拟与决策、农业操作系统构架与设计、动力机械与农机智能装备等。
Ø 培养目标
智慧农业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三农”情怀、良好的理学基础和人文素养、能够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能胜任现代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Ø 深造与就业前景
智慧农业专业继续深造读研主要有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在这些领域深入研究,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农业专业的就业方向广泛,涵盖了农业科技研发、智能装备设计与开发、农业数据分析与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等多个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农业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部门或农业教育机构等领域工作。可从事农业物联网设备研发、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等农业科技企业工作,例如,参与开发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通过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可负责大型农场与现代农业园区等智慧农场的管理与运营,包括智能装备的操作与维护、作物精细智能管理、智慧植保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使用自动驾驶农机进行耕种等;可在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工作,参与制定智慧农业发展规划、政策扶持方案,推动当地农业信息化建设,负责农业信息化项目的管理与监督等工作;可在科研机构与高校,从事智慧农业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另外,本专业毕业生也可在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保险、食品安全等领域,从事与智慧农业相关的工作,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为农业保险提供数据支持等。
Ø 智慧农业专业最吸引我的——
本科期间,我主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探索农产品加工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始终思考如何运用新技术为传统农业全产业链赋能。在第九届国际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们深刻领略到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的巨大潜力。虽凭借该项目斩获国家级铜奖,但实践中越发意识到,若能掌握更系统的智慧农业知识与技术,从农产品种植源头实现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监测,必定会推动成果迈向更高台阶。
得知母校农林科技学院于 2025 年开设智慧农业专业,倍感振奋。该专业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对农业信息化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学习平台,让大家有机会深入学习信息科学和农业科学的专业知识。我由衷地期待我校智慧农业专业建设能够顺利推进,不断发展壮大。相信在专业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借助先进的教学设施与丰富的实践资源,这个专业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 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