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展现

卓越展现

首页>>卓越展现
我校两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顺利通过评估
近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2024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评估结果,我校“河北省首都两区建设研究基地”顺利通过专家审核。此前,我校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北方学院生态建设与产业研究中心”顺利通过2024年度河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为“良好”。 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是河北北方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实体科研机构,现有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省重点联系智库、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河北省科协智库研究基地四个省级科研平台。研究院首席专家任亮教授带领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依托平台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科研力量,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有组织科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区域发展需求,立足张家口、聚焦河北省、面向京津冀、辐射华北地区,秉承研习生态文明思想、谋划绿色产业发展、服务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宗旨,在课题研究、咨政建言、学术交流、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任亮教授及其团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摘;出版著作30余部、参与编写《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生态文明卷)》;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多项成果被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全文转发。2021年“七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庆典活动中,首席专家任亮教授撰写的论文获得全国建党百年百篇优秀论文。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致力于打造高端科研平台,此次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的两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评估的顺利通过,是对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的管理创新、团队优化和支持保障,进一步发挥学校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智慧和影响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信息来源:生态建设与产业研究中心、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0-22 08:33:41
我校9部作品在河北省2024年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评选中获奖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评选结果》(冀教技术函〔2024〕26号),我校共9部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者:张诗荟)荣获一等奖;《绝不让毒品沾染亮丽的青春—(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作者:苏立宁)、《梨树“Y”字形整枝方式》(作者:冯莎莎)荣获二等奖;《手太阳腧穴:养老》(作者:张海霞)、《汉译法中的“法语思维”》(作者:宋歌)、《提升信息素养的技巧—以布尔逻辑检索为例》(作者:王华)、《“新工科”背景下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作者:仝卜匀)、《BOPPPS模式下离心泵性能测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作者:王风萍)、《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作者:兰金苹)荣获三等奖。 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省级竞赛性活动,旨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有效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持续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素养提升,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河北省2024年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通知》要求,择优推荐15部作品参加本次活动的角逐。 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来源:教师教学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16 08:29:25
我校在河北省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再创佳绩
10月12日,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河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新华网协办的河北省第二届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决赛,在河北大学圆满落幕。我校推荐7名教师全部获奖,中医学院赵慧巧荣获一等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诗荟、药学院王风萍、基础医学院白美玲、文学院朱虹、中医学院贺伟获二等奖,外国语学院侯碧君获三等奖。我校连续第二次荣获竞赛优秀组织奖。 本次竞赛主题为“思政铸魂,文化育人”,旨在搭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交流平台,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赛于2024年5月启动,历经校级初赛、省级网络评审预赛和省级现场评审决赛三个阶段。学校高度重视竞赛的组织选拔工作,广泛宣传动员,教师教学促进中心精心组织筹备,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校级初赛共推荐选拔出7名教师参与省赛。针对省赛,专门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省赛备赛集训沙龙”和“河北省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专题培训”,旨在帮助教师精准打磨比赛材料,提高质量与规范性。最终我校推荐7名教师全部从省内56所高校315名教师中脱颖而出,并且6名教师入围前100名进入现场评审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再创我校教学竞赛成绩佳绩。 本次竞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密不可分,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已成为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我校将继续以本次比赛为契机,持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激励更多教师、更多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创新,努力将课程中的核心价值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教好书、育好人,助力学校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
信息来源:教师教学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15 08:47:42
我校在第九届河北省大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中喜获佳绩
9月25日至28日,由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司法厅主办,河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九届河北省大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大赛暨全国选拔赛在石家庄成功举行,来自全省各级各类高校98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2023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文凤同学在高校组素养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23级基础医学院董子萱同学在高校组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自大赛启动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校级比赛,百余名学生积极参与,优中选优,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学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热情,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学校将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持续开展常态化宪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宪法知识的宣传力度,继续秉持法治教育理念,引导广大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为培养更多具有法治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好青年而努力奋斗。
信息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4-09-29 08:25:17
我校学生在河北省高等学校“坤舆杯”日语作文比赛中喜获佳绩
为了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理解当代中国、增强学生国际传播意识、进一步提升日语写作能力及水平,9月22日,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河北省分会主办,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九州外国语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河北省高等学校“坤舆杯”日语作文比赛落下帷幕。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王嘉薇同学荣获一等奖、李欣原、吴沈芸、武梦霏、马列荣获三等奖。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24 08:53:26
我校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奖
近日,2024年(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落下帷幕,赛事共分11个大类的比赛,历时6个月。我校参赛团队参与软件应用与开发、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静态设计、人工智能应用、计算机音乐创作、微课与教学辅助8个大类的比赛,共提交51项作品,我校各参赛团队成绩优异,共获得国赛三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5项的好成绩。
信息来源:教务处、艺术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13 08:56:01
我校在河北省第七届汉字书写大会中喜获佳绩
近日,河北省第七届汉字书写大会落下帷幕,我校获优秀组织奖,艺术学院2021级美术学专业王京奥获得河北省大学生组硬笔类一等奖,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李硕、艺术学院2020级美术学专业李世琪获得二等奖,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财务管理专业郜雨欣获得三等奖,冯学民、王丹、刘海燕三位老师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
信息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4-09-08 08:56:51
再传捷报!我校在“建行杯”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共斩获2金19铜
在“建行杯”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我校项目团队与全省参赛高校同台竞技,经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继夺得“新农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项金奖后,又摘得“新医科高教主赛道”金奖1项,同时获得铜奖19项,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前身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该比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规格最高、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强的“中国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第一赛”。本届省赛以“我敢闯 我会创”为主题,设有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等,共有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8万支团队参赛,参赛人数达31万人次。 我校将继续秉承“厚德、远志、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信息来源: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06 21:52:26
我校学生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奖
近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通过“远程+实地”形式举行。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通过远程直播形式参加智慧农业、城市道路识别、智慧药房三个赛道的角逐,九项作品获奖。 在省级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期间,团队选手精心准备,通过展示作品,得到了评审专家一致好评。仝雨航、孙阔、王佳琳同学的作品“路征探知者”(指导教师:张诗荟),张毅、王兆兴、王紫懿同学的作品“医药智慧——未来药房之路”(指导教师:袁艳红,叶永飞),王兆兴、张毅、于宇魏同学的作品“蜜蜂助手—基于ROS的智能授粉机器人”(指导教师:徐婷,通旭明)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此外,参赛队员还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优秀奖一项。此次竞赛在学生提升个人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承办。大赛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
信息来源:教务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03 21:50:58
我校首捧“建行杯”河北省大学生 创新大赛(2024)新农科红旅金奖
近日,由河北省教育厅主办的“建行杯”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落下帷幕。我校参赛项目《海棠依旧—国内八棱海棠产业化振兴的实践者》(项目负责人:杜辰阳,指导教师:吴伟刚、沈凤英等)经过激烈角逐,以排位赛全省第八名的好成绩斩获新农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道金奖零的突破,并成功晋级国赛。学校获评大赛优秀组织奖。 自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坚持“重点培育”与“全面动员”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深挖掘、广动员、造氛围”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深入各学院充分挖掘遴选创新项目,着力推动赛事组织模式创新。邀请校内外专家多轮次(线下+线上)对参赛团队从项目定位、模式梳理、计划书撰写、PPT优化、视频制作、路演准备、答辩技巧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打磨及专题轮训,助力参赛学子在比赛中展现卓越风采、勇创佳绩。我校共有一万余人次报名,三千多个项目参赛, 申报项目数量及参与人数均创学校历史新高。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按照校党委“13336”发展思路,立足学科优势,彰显专业特色,坚持项目培育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与专业实践结合、与学科交叉结合、与产教研学创一体化结合,全面拓展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教育育人水平与实践成效,造就一支“敢闯会创”的青年生力军,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创新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跑出好成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信息来源: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02 21:48:53
198条,每页10条,第7页/共20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