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展现

卓越展现

首页>>卓越展现
我校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暨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中获奖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奖作品名单公布,我校教师史超然指导、学生李航宇创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唐山皮影》,教师史晨指导、学生马路创作的《青砂涅槃》两件作品从全国各地高校申报的5077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荣誉奖项。 自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启动以来,党委宣传部在全校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培育工作。校内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积极响应,经过层层筛选,最终4件作品获省奖,2件作品获国奖。 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注重培育师生网络素养和创新能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优质的网络作品和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发挥网络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1-02 22:07:49
我校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河北省优秀组织单位
近日,省科协、科技厅等20部门发布《关于对2024年河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我校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河北省优秀组织单位,我校智能技术科普示范基地主办的“小学生触摸人工智能,点燃科技梦想!|走进人工智能”活动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河北省优秀活动。 2024年,我校依托学校各科普示范基地,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联合省科协、市科协、张家口教育局等多个部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了涵盖了生命科学科普、人工智能科普、新能源科普、中医药科普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进校园讲座。我校智能技术科普示范基地今年组织校内外科普活动近30场,受众人数近万人。张家口日报、张家口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科普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近年来,学校聚焦“13336”发展思路,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背景,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专业技能”的叠加效应,引领动员广大青年学子踊跃投身到科技志愿服务当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优化高质量科普供给,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路径。
信息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5-01-01 12:18:42
我校又一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
近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下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新建省重点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的通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申报的“河北省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2024年度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平台编号SZX202406。 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和河北北方学院神经药理学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究、开发、应用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性综合平台。实验室成员由基础、临床、医工交叉等领域的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围绕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及新型技术开发、基因调控与发育和再生、基因调控与复杂疾病、进行分子影像设备研发和软件系统开发、复杂疾病的分子影像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基础、临床、转化等系统研究。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我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水平,辐射并引领相关行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升大学迈出坚实步伐。同时,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为我学校研究生和本科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学校聚焦“13336”发展思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主战场,加强培育布局,不断推进重大科创平台的建设。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围绕行业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2-31 12:17:24
我校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合作)
近期,我校理学院张凤宇博士与其导师燕山大学张利强教授联合申报的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搅拌摩擦增材制造非贵金属催化剂形成及催化机理的原位电镜研究》获批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为U24A2022。资助总经费为260.00万元,依托单位为燕山大学,我校为合作单位,张凤宇博士主持的子项目获得80万元专项拨款。该项目的获批标志着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取得新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区域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张凤宇博士一直致力于功能材料的物化特性调控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体现出很好的科研素养。入职以来,在学校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下,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科研工作,今年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近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博士启动经费支持引育博士科研启动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在学校“13336”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科研大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为师生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提供条件和服务保障。
信息来源:理学院、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2-30 12:15:04
我校教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Nature Index期刊,中科院一区TOP,IF5y=13.7)上接收了一篇题为“Phase separation of the poplar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PagPCaP1a aids microtubule depolymerization in response to high sal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了一个微管结合蛋白PagPCaP1a,并揭示了其在杨树中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我校团委副书记、农林科技学院副教授王鑫伟博士作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主要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该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北方学院博士启动经费等共同资助完成。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胁迫,为了响应盐胁迫信号,植物通过多种机制进行适应,包括离子稳态调节、渗透胁迫途径激活、植物激素信号传导以及细胞骨架动力学调节等。揭示植物对盐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可以为提高作物产量、培育耐盐品种等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据悉,《Science Advances》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收录的五本综合性期刊之一(Nature、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是《Science》期刊的五本子刊之一(Science Advances、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Robotics、Science Signaling、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由世界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协会联合体、最大的非盈利性国际科技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发表的文章涵盖了化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医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且在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学术认可度。值此全校上下喜迎第四次党代会之际,本论文的成功发表无疑是对我校近年来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的又一次见证。 未来,科研处将继续坚持校党委“13336”发展思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加强对高水平科研项目与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激励,积极动员,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综合实力而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2-30 12:13:43
学报编辑部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荣誉
12月18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第八届评优活动的结果。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李蓟龙的文章《基于代表作制度的学者学术水平评价及文献计量学指标参考价值探讨》和张文颖老师的文章《我国学术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实施现状调研及针对现状的策略建议》获评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张盛男老师荣获“优秀编辑”称号。 本次活动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为推动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刊水平,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升编辑综合素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24年8月开展研究会第八届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活动,共评出优秀主编(编辑部主任)206名、优秀编辑226名、优秀编辑学论著169篇。
信息来源: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4-12-25 12:12:20
我校越野滑雪队在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中再创佳绩
12月20日,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锦标赛和中国大学生越野滑雪长距离锦标赛在吉林长白山高原冰雪训练基地顺利完赛。本次系列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4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所大中小学校,共计700多名师生踊跃参赛。 我校派出由8名男生、4名女生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参赛,他们协同配合、奋勇拼搏,在第5届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锦标赛和第5届中国大学越野滑雪长距离锦标赛高水平丙A组的6项比赛中共获得11枚金牌、4枚银牌和5枚铜牌。 我校越野滑雪队自建队以来,在国家级、省级高校组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呈现出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
信息来源:公共体育部    发布时间:2024-12-23 12:09:44
我校教师参加亚太健康教育PBL联盟年会并获二等奖
12月13日至15日,2024亚太健康教育PBL联盟(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Health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APC-PBL-HSHE)学术年会在汕头大学举行。此次年会以“PBL与AI的协同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PBL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会前工作坊、主旨报告、专题研讨会、口头报告、壁报展示以及互动讨论等多个环节,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医学高等学校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我国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29所知名高校的优秀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健康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与未来趋势。 我校基础医学院医学PBL教学中心主任郭颖教授受邀参加了本次年会,并作了题为“The Impact of PBL on Student Motivation: A Study on Junior Medical Students”的汇报。在报告中,郭颖教授详细介绍了我校PBL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包括教学模式设计、实施过程、评估机制等方面,并深入分析了PBL教学对低年级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积极影响。同时,她还通过壁报展示了我校PBL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成果的产出等,赢得了与会专家教授的高度赞誉与一致好评。 凭借出色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郭颖教授荣获了本次大会的研究成果二等奖。这是我校自2018年系统开展学科整合PBL教学以来,首次在国际舞台上成功展示我校PBL教学实践的卓越成果,也是我校除发表高水平论文外获得的又一个标志性荣誉。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充分展示了我校在PBL教学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能力,也为我校进一步深入开展PBL教学、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校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PBL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信息来源:教务处、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20 12:06:59
我校在2024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中取得佳绩
近日,“2024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西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比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承办。本次大赛以“仿真驱动创新 应用推进融合”为主题,设有仿真创新设计赛道、智能装备仿真赛道、复杂系统数字仿真赛道等6个赛道。 大赛于2024年5月正式启动,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4支队伍参赛。在备赛阶段各参赛队全力投入、反复打磨作品,最终李陆宁、张星等同学团队的《无线充电-电池状态检测系统》(指导教师:郭本振)在4199组省级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仿真创新设计赛道电路仿真设计方向”本科组河北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通过参加比赛,学生们牢固掌握了数字技术与仿真技术的前沿并熟练应用,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了教学相长。下一步,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持续落实学校党委“13336”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信息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18 12:04:38
我校在“向日葵杯”2024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获得佳绩
近日,“向日葵杯”2024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决赛落下帷幕,大赛由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山西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厅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主办,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合承办。 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华北五省、市、自治区的125所高校,共计724支代表队积极参与。自2024年9月大赛启动以来,我校共有30支队伍、近百名杰出学子参与了激烈的竞争。2024年10月,我校举办了校内选拔赛,从中精选出10支队伍参加省级竞赛。2024年11月,经过省级竞赛的选拔,我校5支队伍脱颖而出,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有3组学生晋级总决赛。我校凭借卓越的组织工作与团队协作精神,荣获2024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河北赛区)优秀组织单位奖,杨东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24年12月初举办的总决赛中,我校荣获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在学校“13336”发展思路的引领下,教务处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指导。此次获奖佳绩,不仅体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输送更多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17 12:01:59
185条,每页10条,第2页/共19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