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展现

卓越展现

首页>>卓越展现
我校教师在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斩获佳绩
近日, 第三届“人卫杯”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在河北邯郸成功举办。我校选拔的6名教师与参赛的77名选手同台竞技,从课程导入、知识讲授、课堂互动、思政融入等多个环节精心准备,发挥出色,最终王春苗老师获得一等奖;郝敏、刘淑艳和周艳老师获得二等奖;康少平和张杰儒老师获得三等奖。 本届大赛由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协办,河北医科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高校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厦门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江苏大学、首都医科大、重庆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比赛过程中,参赛教师们各展风采。他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课程,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在讲解知识时,逻辑清晰、深入浅出,结合丰富的案例与前沿的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呈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教师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优异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作为医学检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我校始终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作为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过实施“青教成长计划”、构建“以赛促教”长效机制,形成了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更是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信息来源:医学检验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24 13:11:27
我校在第三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河北分赛区)中喜获佳绩
近日,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河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河北分赛区)活下帷幕,中医学院2022级中医学专业王晓坤同学主创的作品《一部中医史,半部燕赵人》喜获二等奖。 第三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河北分赛区)旨在解读中医药经典,弘扬中医药文化,以整体赛事培育出更多优秀科普作品,推动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传播中医药好声音。大赛自2024年10月份启动以来,共征集到参赛作品193部,网上展播访问量突破78万次。 近年来,我校依托于河北省中医药科普基地和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科普新模式,全面加强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信息来源:中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1-28 10:33:49
我校研究生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2022级医学硕士研究生陈芋含在导师毛之奇教授指导下撰写的学术论文Plasma insulin is an early biomarker of amyloid‐β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 此项研究揭示了血浆胰岛素与AD病理,尤其是淀粉样蛋白病理之间的重要关联,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血浆胰岛素水平在非痴呆阶段的Aβ阳性个体中显著降低,并与脑脊液中的Aβ42浓度显著相关,是论文的重要结论,同时,血浆胰岛素基线水平能够预测脑脊液Aβ42的纵向变化,证明了胰岛素作为AD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该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学术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胰岛素在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隶属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是国际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顶级期刊,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达13.1分,主要刊载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前沿研究,广泛影响学术界和临床医学领域。 陈芋含是我校2022级学术学位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方向)研究生,导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301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毛之奇教授。
信息来源:研究生学院    发布时间:2025-01-11 22:10:11
我校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暨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中获奖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奖作品名单公布,我校教师史超然指导、学生李航宇创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唐山皮影》,教师史晨指导、学生马路创作的《青砂涅槃》两件作品从全国各地高校申报的5077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荣誉奖项。 自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启动以来,党委宣传部在全校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培育工作。校内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积极响应,经过层层筛选,最终4件作品获省奖,2件作品获国奖。 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注重培育师生网络素养和创新能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优质的网络作品和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发挥网络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1-02 22:07:49
我校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河北省优秀组织单位
近日,省科协、科技厅等20部门发布《关于对2024年河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我校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河北省优秀组织单位,我校智能技术科普示范基地主办的“小学生触摸人工智能,点燃科技梦想!|走进人工智能”活动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河北省优秀活动。 2024年,我校依托学校各科普示范基地,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联合省科协、市科协、张家口教育局等多个部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了涵盖了生命科学科普、人工智能科普、新能源科普、中医药科普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及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等前沿科技进校园讲座。我校智能技术科普示范基地今年组织校内外科普活动近30场,受众人数近万人。张家口日报、张家口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科普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近年来,学校聚焦“13336”发展思路,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背景,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专业技能”的叠加效应,引领动员广大青年学子踊跃投身到科技志愿服务当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优化高质量科普供给,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路径。
信息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5-01-01 12:18:42
我校又一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
近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下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新建省重点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的通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申报的“河北省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2024年度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平台编号SZX202406。 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和河北北方学院神经药理学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究、开发、应用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性综合平台。实验室成员由基础、临床、医工交叉等领域的相关人员组成,主要围绕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及新型技术开发、基因调控与发育和再生、基因调控与复杂疾病、进行分子影像设备研发和软件系统开发、复杂疾病的分子影像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基础、临床、转化等系统研究。系统生物学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我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综合水平,辐射并引领相关行业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升大学迈出坚实步伐。同时,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为我学校研究生和本科教育教学、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学校聚焦“13336”发展思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主战场,加强培育布局,不断推进重大科创平台的建设。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围绕行业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2-31 12:17:24
我校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合作)
近期,我校理学院张凤宇博士与其导师燕山大学张利强教授联合申报的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搅拌摩擦增材制造非贵金属催化剂形成及催化机理的原位电镜研究》获批重点支持项目,批准号为U24A2022。资助总经费为260.00万元,依托单位为燕山大学,我校为合作单位,张凤宇博士主持的子项目获得80万元专项拨款。该项目的获批标志着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取得新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区域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张凤宇博士一直致力于功能材料的物化特性调控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体现出很好的科研素养。入职以来,在学校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下,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科研工作,今年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近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博士启动经费支持引育博士科研启动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在学校“13336”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科研大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为师生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提供条件和服务保障。
信息来源:理学院、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2-30 12:15:04
我校教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Nature Index期刊,中科院一区TOP,IF5y=13.7)上接收了一篇题为“Phase separation of the poplar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PagPCaP1a aids microtubule depolymerization in response to high sal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了一个微管结合蛋白PagPCaP1a,并揭示了其在杨树中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我校团委副书记、农林科技学院副教授王鑫伟博士作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主要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该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北方学院博士启动经费等共同资助完成。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胁迫,为了响应盐胁迫信号,植物通过多种机制进行适应,包括离子稳态调节、渗透胁迫途径激活、植物激素信号传导以及细胞骨架动力学调节等。揭示植物对盐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可以为提高作物产量、培育耐盐品种等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据悉,《Science Advances》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收录的五本综合性期刊之一(Nature、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是《Science》期刊的五本子刊之一(Science Advances、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Robotics、Science Signaling、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由世界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协会联合体、最大的非盈利性国际科技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发表的文章涵盖了化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医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且在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学术认可度。值此全校上下喜迎第四次党代会之际,本论文的成功发表无疑是对我校近年来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的又一次见证。 未来,科研处将继续坚持校党委“13336”发展思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加强对高水平科研项目与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激励,积极动员,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综合实力而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4-12-30 12:13:43
学报编辑部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荣誉
12月18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第八届评优活动的结果。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李蓟龙的文章《基于代表作制度的学者学术水平评价及文献计量学指标参考价值探讨》和张文颖老师的文章《我国学术期刊开放同行评议实施现状调研及针对现状的策略建议》获评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张盛男老师荣获“优秀编辑”称号。 本次活动由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为推动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刊水平,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升编辑综合素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24年8月开展研究会第八届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评优活动,共评出优秀主编(编辑部主任)206名、优秀编辑226名、优秀编辑学论著169篇。
信息来源: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4-12-25 12:12:20
我校越野滑雪队在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中再创佳绩
12月20日,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第5届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锦标赛和中国大学生越野滑雪长距离锦标赛在吉林长白山高原冰雪训练基地顺利完赛。本次系列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4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所大中小学校,共计700多名师生踊跃参赛。 我校派出由8名男生、4名女生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参赛,他们协同配合、奋勇拼搏,在第5届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锦标赛和第5届中国大学越野滑雪长距离锦标赛高水平丙A组的6项比赛中共获得11枚金牌、4枚银牌和5枚铜牌。 我校越野滑雪队自建队以来,在国家级、省级高校组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呈现出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
信息来源:公共体育部    发布时间:2024-12-23 12:09:44
198条,每页10条,第3页/共20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